智能交通新兴计算与感知研究课题组
Research Team for Smart Transport Emerging computing and Perception
STEPforward
新闻详情

课题组参与路侧感知融合系统标准化工作,C-V2X新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20201004新闻图1.jpg


2020年9月29日,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新课题《基于边缘计算的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研究》第一阶段研讨会通过线上会议形式顺利组织召开。本课题于2020年8月启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亮道智能、之江实验室、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智能交通新兴计算与感知研究课题组联合牵头发起,四十多家交通、通信、汽车等多领域单位共同参与。


随着5G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升级,赋能智能交通领域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交通运输体系向实时性、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车路协同的研发落地被提上日程,而在这其中,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的部署,是实现车路协同的重要内容之一。


智能化交通要求路侧感知系统能够高时效、高精度、实现本地实时预警与联网远程监控,而目前市面上路侧感知传感器数种类众多,上传与下发数据接口不统一,且没有明确的依据对不同使用场景提出硬件配置要求。在此背景下,《基于边缘计算的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研究》课题的提出,旨在进行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的硬件性能、软件算法功能、数据接口需求分析和研究,为行业提供标准化参考依据。新课题立项计划引发了工作组内专家成员的热烈讨论与积极响应,课题组也结合自身在路侧感知、数据融合、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前期研究基础,积极投身路侧感知融合系统标准化的工作中。


据悉,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大方向:


一、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的硬件性能需求分析和研究,包括:梳理目前市场上多类路侧感知传感器(包括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参数与性能,基于不同车路协同的功能场景的感知性能需求,提出不同的感知需求布设准则;

二、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的软件算法功能、性能指标的需求分析和研究,聚焦于:路侧单类型感知传感器以及融合系统的算法功能输出,以及对边缘计算平台的通用化需求的测试与分析;


三、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的数据接口的分析和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包括路侧感知融合系统内部不同设备间的通用数据格式与硬件标准接口定义,以及与外部对接设备的数据接口定义;


在未来1年时间内,《基于边缘计算的路侧感知融合系统研究》项目组将对照C-V2X工作组的研究成果及未来相应行业标准迅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依托建设实践经验推动面向车路协同的感知融合系统的相关标准化工作。


组织构成


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


“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秉持加快我国车联网V2X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加强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初心,于2017年6月成立。C-V2X工作组全面负责组织开展LTE-V2X和5G-V2X技术研究、试验验证和产业与应用推广。目前已有239家科研院所、企业加入C-V2X工作组,形成了“产、学、研、用”合作、“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多行业协同的成员联盟。近年来,工作组组织成员单位在C-V2X部署与组网、C-V2X测试评估、C-V2X商业模式、LTE-V2X频率规划、C-V2X与MEC融合、C-V2X安全机制、C-V2X运营、5G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等方向持续开展研究和试验验证工作。国际上C-V2X工作组与5GAA、SAE等组织紧密联系,国内与CAICV、C-ITS、TIAA等组织和联盟合作,共同推动C-V2X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是“IMT-2020(5G)推进组”组长兼秘书长单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近年来,中国信通院着力加强研究创新,不断扩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深度,在4G/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未来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前瞻布局,在国家信息通信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领域的战略和政策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互联网+、制造强国、宽带中国等重大战略与政策出台和各领域重要任务的实施。


亮道智能


亮道智能是一家感知开发和测试验证服务商,核心技术是激光雷达及多传感器融合的应用开发。公司服务于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领域,提供基于自动驾驶大数据的测试验证与自动功能迭代服务,以及路侧感知融合等解决方案。亮道智能自2018年参与欧洲智慧交通DIGNET项目,助力实现“云端、路端、车端”三端智能化。2019年开始,亮道智能开始国内布局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融合系统,以激光雷达路侧感知算法为核心基础,积极拓展车路协同市场,目前已经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千方科技等合作方开展了车路协同方面的落地建设。


之江实验室


之江实验室于2017年9月成立,是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同举办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研发机构,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领域,围绕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网络和智能系统四个研究方向,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实验室按照“一体、两核、多点”架构组建,目前已经形成了“三院多中心”的科研组织架构体系。之江实验室智能网络研究中心是面向未来的网络应用开展研究,包括B5G/6G、车联网、物联网、高速光交换控制等内容,目前智能网络研究中心下属的车联网项目组,已经与多家道路公司进行合作,在包括沪杭甬智慧高速、杭绍甬智慧高速等项目中开展了车路协同方面的建设。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智能交通新兴计算与感知研究课题组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智能交通新兴计算与感知研究课题组,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在“交通系统全息感知与智能应用”领域方向重点建设的一流/高峰学科团队。团队的研究工作聚焦于交通系统中运行状态和设施性能的高精度感知、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长期以来与业界精英企业合作,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车路协同系统领域,深度参与了上海市首批智慧高速公路研发项目,如面向交通智能管控的G60高速,支撑智能集卡安全高效运行的洋山港东海大桥项目等,还与浙江省、江苏省、港珠澳大桥等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内容转载自“亮道智能汽车”微信公众号,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website qrcode
工程实践

关于我们

首页

新闻动态

走进STEP

科学研究

(9:00-21:00)
曹安公路4801号
同嘉科技园B410

————————————